会员中心

公司简介

更多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经国务院批准,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是全国唯一从事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的国家级行业组织,英文名称为Chinese Non-governm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Association(CNMIA),眼科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6年。

首页 > 学科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学术部

世界儿童日,这份0到6岁儿童眼健康科普家长一定要收好!

发布时间:2025/07/15

每年1120日是世界儿童日,今年的主题是:童享友好世界,点亮儿童未来。

世界儿童日是一个由联合国发起的纪念日,其目的是为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旨在就儿童问题促进国际共识,提高全世界儿童的权利意识,改善儿童福祉。

谈到儿童,就一定离不开身心健康。在眼健康方面,早在2021年,国家卫健委就发布了《06岁儿童眼保健核心知识问答》。

里面定调:

图片
0~6岁是儿童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6岁前的视觉发育情况决定了儿童一生的视觉质量。


6岁以内的儿童,许多影响视觉发育的眼病发病隐匿,仅靠家长观察难以发现。所以,我们更要在这个阶段保护好儿童的视力。

01

出生后的视觉发育


微信截图_20250715104305.png

新生儿出生时视力只有光感,出生后眼睛和视觉功能才逐步发育成熟。

刚出生时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生理性远视状态。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眼球逐渐增长,眼轴逐渐变长,生理性远视逐渐减少,眼睛趋向正视。

02

眼保健视力检查


06岁时,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接受儿童健康管理时,一起接受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共13次。

新生儿期2次;

婴儿期4次,分别在36812月龄;

13岁幼儿期4次,分别在18243036月龄;

学龄前期3次,分别在456岁。

03

视力异常识别方法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和识别儿童眼部疾病的危险信号,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眼红、持续流泪、分泌物多,可疑为结膜炎或新生儿泪囊炎;

2.若发现宝宝瞳孔区发白应当引起高度警示,提示可疑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眼底疾病;

3.不能追视、视物距离过近、眯眼、频繁揉眼、畏光或双眼大小明显不一致;

4.眼位偏斜、总是歪头视物,提示可疑斜视;

5.眼球震颤,即双眼球不自主的有节律的转动,提示可疑视力较差,应及早就诊。

04

0~6岁儿童常见眼病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约10%20%,出生体重越低、出生孕周越小其发病率越高。必须通过筛查,才能及时发现。


先天性白内障

发病率约为4‰,在婴儿中的发病率约0.2‰~0.5‰,约占新生儿致盲性眼病的30%。单眼的严重白内障最好在宝宝23月龄前治疗,若治疗不及时视力很难恢复。


先天性上睑下垂

患病率约1.8‰。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孩子,一般睁眼比较晚,在出生后几天或者几周都不能睁大眼睛。中重度上睑下垂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病变程度决定手术时间,一般3岁之后手术为宜。


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病,包括远视、近视、散光和屈光参差。通过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容易发现,要注意的是,确诊需进行散瞳验光。

弱视患病率约1%5%根据普查结果确定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以上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7。弱视大部分可以治愈,年龄越小、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6岁之后较难治疗因此弱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斜视

斜视患病率约3%。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其中出生后6个月内先天性内斜视患病率约为1%2%,内斜视对儿童的视觉功能影响大,需要及早治疗。

儿童视力从出生开始逐步发育,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要关注的眼病不同,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眼保健重点。从宝宝一出生就应该开始做定期的筛查。

对于6岁以内的儿童,许多影响视觉发育的眼病发病隐匿,仅靠家长观察难以发现。只有通过眼部外观检查或特殊的眼科设备检查,用客观的方式才能发现儿童眼部异常。

05

早期预防近视主要措施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


限制电子视频产品使用。

家长一定要呵护好儿童的眼睛,做到儿童眼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

应了今年世界儿童日的主题,童享友好世界,点亮儿童未来,每一位儿童都拥有一个明亮的未来。



公司简介

更多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经国务院批准,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是全国唯一从事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的国家级行业组织,英文名称为Chinese Non-governm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Association(CNMIA),眼科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