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晓丹教授团队在眼科国际权威期刊IOV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PFKFB3-Mediated Glycolytic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Regulates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Dry Eye Disease》,首次系统揭示 PFKFB3 通过介导糖酵解代谢重编程、调控 NF-κB 通路,影响干眼病眼表炎症与疾病进展的机制。该研究不仅解析了干眼病免疫代谢调控领域新机制,更明确 PFKFB3 为治疗新靶点,为开发高效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干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随着电子设备使用增加,全球患病率持续升高。目前常用的人工泪液和抗炎药物仅能缓解症状,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治疗方案。
泪膜不稳定和眼表微环境失衡是干眼病的特征。近年来,干眼病眼表微环境失衡下的免疫代谢改变研究为干眼病机制探索提供了新视角。研究发现,干眼病患者眼表的糖酵解的代谢通量相较正常人明显增加,多种糖酵解酶表达增加,角膜呈现类似Warburg效应的高代谢状态。
二、创新性发现
研究团队通过建立高渗透压诱导的干眼细胞模型,发现高渗应激显著上调了多种糖酵解酶表达,乳酸分泌增加,同时炎症因子IL-1β表达上调。
转录组测序分析显示,高渗条件下角膜细胞糖代谢和免疫系统通路显著富集,其中糖酵解调节因子PFKFB3和NF-κB相关基因明显上调。
机制研究表明,高渗应激以时间依赖性方式促进PFKFB3蛋白表达上调,并激活NF-κB通路。实验证明PFKFB3过表达能进一步增强NF-κB通路激活,而抑制PFKFB3则能逆转高渗诱导的糖酵解激活,抑制NF-κB磷酸化,减少TNF-α分泌。
三、靶向治疗新策略的价值体现
研究发现的最大价值在于确定了PFKFB3作为干眼治疗新靶点的潜力。通过药理学抑制或遗传学沉默PFKFB3,能够有效打破高渗诱导的代谢-炎症恶性循环。
研究团队使用PFKFB3特异性抑制剂3PO处理高渗诱导的细胞,发现其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乳酸分泌和NF-κB通路激活。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干眼病发病的新机制,更重要的是为干眼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向。
原文信息:
论文标题:PFKFB3-Mediated Glycolytic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Regulates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Dry Eye Disease
该文的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黄晓丹,第一作者是研究生张凯页和张玉
专家简介
黄晓丹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浙二眼科中心(浙大眼科医院)角膜眼表科副主任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塔夫茨大学医学中心博士后
中国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专委会浙江干眼康复学组副组长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干眼研究型学组委员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角膜和眼表病研究型学组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委会眼表角膜学组委员
国际转化医学会委员,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常务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及浙江省尖兵领雁重点研发课题
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及核心期刊文章20余篇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