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眼科领域迎来多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进展:首例异体iPSC来源视网膜色素上皮条带移植术成功实施、人工智能视网膜病变筛查系统AI-PORAS完成超350万张图像的大规模临床验证等。
本文系统梳理本月行业动态,从技术、产品、研发、临床及政策等多维度呈现最新趋势。
一
新产品与应用
1.新型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TECNIS Odyssey上市
近期于《Ophthalmology and Therapy》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新型衍射型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TECNIS Odyssey的早期临床效果。该产品采用定制化阶梯高度设计与改良衍射结构,旨在降低光学干扰(如光晕、眩光)。一项针对25例日本患者的临床观察显示,该晶状体在5米至40厘米范围内均可实现良好视力矫正,光晕现象发生率较前代产品下降33%。其中,96%的患者对中远距离视力表示满意,64%的患者术后实现完全脱镜。
2.人工智能视网膜病变筛查系统AI-PORAS完成大规模验证
由Chen Xinjian团队开发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人工智能云平台AI-PORAS,具备同时检测15种视网膜异常(如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等)的能力。在真实世界环境中,该系统基于165,384眼、共计3,551,959张OCT图像的验证数据显示,其平均准确率达93.16%,性能媲美主治眼科医师水平。目前,该平台已在中国29个省市的207家医疗机构完成部署,累计完成远程诊断超过11万例,为医疗资源薄弱地区提供了高效的眼底病筛查解决方案。
二
研究突破与发现
1.异体iPSC来源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条带移植获突破
日本研究人员在《Ophthalmology Science》上发表了首例异体通用型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RPE条带移植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纳入1例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及2例MERTK相关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采用经由31号针头视网膜下细管实施的RPE条带移植策略。术后52周内,所有患者移植细胞均实现存活,RPE异常区域有所减少,部分患者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或视网膜敏感度提高。虽有一例出现视网膜前膜增生,但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初步证实该策略具备潜在安全性与有效性。
2.干眼精准诊疗获新支撑
在8月8–10日于温州召开的“第七届角膜与眼表疾病新技术创新大会”上,两项重要成果发布:“泪膜稳态AI预测模型”基于3万例患者数据验证,诊断敏感度达92.4%;同时,国内首个干眼真实世界数据库正式上线,覆盖30个省区,纳入3.2亿条记录,为干眼临床研究与诊疗标准化提供数据基础。
三
临床技术进展
1.市北医院揭牌“精准导航屈光白内障诊疗流程示范单位”与“27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心”
● 精准导航屈光白内障手术:依托类车载GPS的导航系统,术前输入患者眼部参数后可实现术中实时引导,定位误差不超过0.1毫米。该技术使得单台手术同时处理白内障、近视、散光及老视成为可能,术后脱镜率高达92.7%。
● 27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切口直径仅为0.4毫米,较传统23G手术缩小43%。该术式使黄斑部疾病(如黄斑前膜、黄斑裂孔)进入“日间手术”模式成为可能,患者术后恢复更快,部分可实现当天出院,显著提升诊疗体验。
四
产业动态与布局
1.华厦眼科与上海大学深化合作,共建眼科创新体系
8月30日,华厦眼科与上海大学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旗下上海和平眼科医院正式成为上海大学首家附属眼专科医院。同时,“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眼科研究所”与“上海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揭牌成立。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学研”协同,共同探索眼科医疗“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2.瑞生医疗全球研发中心落户长沙
8月28日,瑞生医疗全球研发中心于长沙梅溪湖东方眼谷产业园启动。该中心集成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临床验证与产业转化功能,聚焦新产品研发、材料研究、临床研究及分析检测四大板块,致力于突破眼科关键技术。作为一家眼健康科技企业,瑞生医疗产品线覆盖角膜塑形镜、巩膜镜及人工晶状体等,其全球研发中心的设立有望助推中国眼健康技术标准走向国际。
3.荣昌生物与参天制药就RC28-E达成合作
荣昌生物近日宣布与参天制药中国子公司就眼科创新药RC28-E注射液达成大中华及亚洲地区独家授权协议。RC28-E为由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VEGF/FGF双靶点融合蛋白药物,不仅高效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还具备抗纤维化作用。2025年5月公布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可显著提升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并降低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荣昌生物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在国内提交DME适应症的上市申请,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适应症预计于2026年年中申报。RC28-E的推出,标志着眼科抗新生血管治疗进入“抗纤维化”新阶段,有望重塑亚洲市场格局,应对黄斑下纤维化等临床难点。
4.广州成立眼科专科联盟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组建眼科医疗专科联盟,汇聚广州、佛山、云浮、茂名等地共12家医疗机构。该联盟旨在加强区域眼科协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便捷的眼科诊疗服务。
五
政策与资本支持
1.苏州高新区推出“政策+资本”双轮驱动计划
该区通过设立产业母基金及专项子基金超300支,总规模达700亿元,为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2.上海市搭建生命健康科创对接平台
通过“Vπ Demo Day”等专项活动,为包括眼科企业在内的科技型创新企业提供项目展示、资本对接与政策宣讲服务,配套专业化科创金融支持体系,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与企业成长。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