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以及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相关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干眼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病。
据流行病统计研究表明,中国每5人中最少有1人患有干眼症,女性患病率25%、男性为17.2%,而惯性佩戴隐形眼镜患者患病率高达90%,空调族、刷屏党、低头族中80%有干眼,43-86岁人群中干眼的患病率为21.6%,65岁以上人口中有75%患干眼症。
干眼是如何产生的?能不能断根?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干眼?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下面这些问题快速了解一下吧!
干眼是一种疾病。是一种近年来发病率日趋升高的常见慢性眼科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性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泪膜是人眼最表面的一层液体薄膜,由泪腺、副泪腺、睑板腺及等眼表细胞分泌而成,随着眨眼运动均匀涂布于眼睛表面,起到提供营养、保持角结膜的湿润等作用。泪膜由3部分组成:粘蛋白层、水液层及脂质层。任何一层出现异常,就可能引起不适症状。
眼部有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胀感、眼痛、畏光、眼红、易疲劳、流泪、眼痒,不能耐受有烟尘的环境,严重者会出现视物模糊,眨眼,揉眼,都可能是干眼引起的。
干眼症状可时轻时重 ,早期症状为异物感 ,病情发展则会有烧灼感 。眼部干燥感是最明显的症状 ,特别是在户外吹风 、注意力集中导致眨眼减少时更明显,而夜间或清晨醒来时 ,眼干症状极为明显。
人的情绪、生活作息规律、环境、年龄、性别、用药、戴隐形眼镜等,都可能与干眼的发生有关。长时间注视屏幕、长时间呆在干燥的空调暖气环境的人,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和系统性疾病患者、女性、中老年人患干眼症的概率更高。
干眼,从分类上来看,可分为泪液生成不足型和蒸发过强型。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球表面会覆盖一层有泪水形成的薄膜,它可以帮助我们锁住水分,对眼表起到湿润、保护的作用。
“补水”的水液层由泪腺分泌,而承担“锁水”功能的脂质层则由睑板腺分泌。研究表明,80%以上的干眼患者是由于睑板腺功能障碍,脂质分泌不足,“锁水”功能下降导致的。
干眼是一种慢性疾病,轻度干眼如果能完全去除病因,合理治疗有可能恢复正常;中重度干眼因为其病因多样,常常不能完全去除,如空调环境、长时间看电子产品、戴隐形眼镜、全身病等等,所以常常不能完全断根,但可以通过临床用药、物理治疗等来控制病情,很好地缓解症状解除痛苦,恢复正常生活。如同患了高血压,就要吃药,药物可以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患者可以正常生活,但绝不能因为高血压不能断根就不吃降压药了。
针对不同的干眼类型,采取相应的院内治疗和家庭治疗措施。
补充人工睑脂(甘衍康干眼症医用液体敷料)、补充人工泪液(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
进行眼睑物理清洁,有效去除睫毛根部的菌落及螨虫,同时做好补充人工睑脂(甘衍康干眼症医用液体敷料)、在医生指导使用抗炎药(普拉洛芬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补充人工睑脂(甘衍康干眼症医用液体敷料)、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米龙滴眼液。雾化熏蒸、睑板腺按摩、激光脉冲治疗
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干眼为混合干眼,混合干眼需全面、综合治疗
甘衍康干眼症医用液体敷料适用于干眼症人群、眼部术后(眼表手术一个月;眼内手术三个月可以用)、用眼过度人群(需要长时间面对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人群)
眨眼有助于泪水的分泌和分布,眨眼次数少,导致泪水的量减少,而泪膜会快速蒸发,泪膜稳定性下降。所以像操作电脑、驾车、读书等长时间用眼,建议多眨眼,泪膜可以均匀地分布滋润眼球。
勤洗手,不要揉搓眼睛,手可以作为传播媒介,传播病菌。严格限制每天对着电子屏的时间,用眼一小时左右休息,闭目养神或瞭望远处。
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注意补充蛋白质、钙、微量元素,同时增加维生素A、B1、C、E的摄入。
长时间戴隐形眼镜会使泪液分泌减少,眼睛干涩,提倡戴框架眼镜。
空调减少了空气里水分的含量,泪膜水分蒸发加剧,容易使眼睛干涩。使用空调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如果患有干眼症,可采用生理盐水作眼浴清洁以及眼部按摩,中药野菊花水蒸汽熏眼能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