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近视、散光、弱视等常见的屈光问题,斜视无疑更让人烦恼——除了“没法正眼看人”之外,不正常的眼睛外观也很容易引起关注,真是好无奈!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两只眼睛没办法乖乖地摆正呢?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凌士奇为大家做了一次普及。
五种原因导致斜视
凌士奇主任告诉小管家,斜视,就是两只眼睛看东西不能同时聚焦在一起,或是一只眼睛看固定目标的时候,另外一只眼睛出现偏斜。
主要有几种原因导致:
一是眼外肌出现平衡问题。眼外肌分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外直肌和内直肌,外直肌力量偏强,眼睛就会向外偏,如果是内直肌偏强眼睛就向内偏。
图片来源:www.ykslts.com
二是受遗传因素造成先天性斜视,或是婴孩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外部刺激。
三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双眼单视功能在五岁之前也不完善,在这一期间如果受到外伤、惊吓或发烧后出现惊厥均有可能会引起斜视。这种神经性的斜视如果及时治疗,可以在三个月慢慢恢复。五岁以后其立体视功能发育完善了,这种情况就比较少见了。
四是不正当的育儿方式。小孩子的辐辏能力比较强,又是远视眼,如果孩子睡觉总偏向一边,或者小孩玩玩具时凑得很近,这样一来高度远视的孩子就容易出现内斜视。五六岁学小提琴的孩子,拉小提琴眼睛老往一侧偏斜,有时也会出现斜视。
小孩睡觉老维持一个姿势也可能容易引起斜视。图片来源:搜狐
五是成年人突然斜视,一般是外伤、肿瘤或感染或神经因素异常等引起的。
以为斗鸡眼是斜视?不一定!
当家长发现小孩斜着眼睛看电视,有可能是近视等屈光不正问题;一看小孩有“斗鸡眼”就担心是斜视,其实也有很大概率是生理性的发育造成的。
“斗鸡眼”不一定都是斜视。图片来源:新浪
对于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斗鸡眼”,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判断:用电筒照一照,看角膜验光点是否还是在眼球中央。有些“斗鸡眼”是因为生理性的发育特点,鼻梁偏低,两个睑裂之间的距离又稍微宽一点,这样显得两个黑眼珠有点靠近,但实际上两只眼睛还是对称的,随着孩子继续生长发育,他的鼻梁慢慢挺起来,远视力慢慢下降,外观就会改善。
真正的斜视,通过遮盖、屏蔽患者的融合功能以后,可以看到其眼睛发生明显的偏斜。
凌士奇主任介绍,斜视的检查包括问病史、望诊、检查眼睛的屈光状态等,如果小孩配合,还可采用角膜映光法、三棱镜、同视机、视野弧等来检查,对于太调皮好动的小孩,也可以尝试用照相机拍摄,然后放到计算机里分析。
戴镜半年没好转,可考虑手术!
被确诊为斜视的小朋友,可以怎么办?
凌士奇主任建议,先天性的斜视应马上手术,否则很容易造成单眼弱视,不过这部分患者手术的难度很大,一是要准确判断手术的度数,二是小孩子的眼球壁很薄,缝合的时候需特别小心,三是手术量的设计目前无统一的标准,往往要依靠医生的经验。
两三岁的孩子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观察,如是内斜视,首先要散瞳验光,看看TA的屈光状态,如果小孩是远视眼同时是调节性的内斜视,配镜戴上后眼睛就可能不斜视了,经过康复训练,久而久之就可矫正了;如果近视眼伴有外斜视,戴镜后可能斜视也得以矫正。
有些斜视可以通过戴眼镜矫正。 图片来源:搜狐
若戴了眼镜以后半年没有好转的斜视,就要考虑手术。手术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小孩双眼单视功能形成之前,即两岁到五岁之间比较好。此时斜视手术能让小孩重新产生立体感,再建议患者进行同视训练,促进TA先产生同时视功能,再是融合功能,最后恢复立体功能,预防斜视的复发。
凌士奇主任还补充,对于弱视很明显的孩子,比如验光后发现一只眼睛800度远视,一只眼睛100度远视,那么800度远视的那只眼睛很可能有弱视。这时就要先矫正弱视,再进行斜视手术。
文/ 余伊玲 王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