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您快看看我眼睛上这斑点!是不是长‘黄斑’了?会不会瞎啊?”
康金眼科于海宽院长表示,作为眼科医生,经常有患者忧心忡忡地问出这样的问题,让我哭笑不得。其实,很多人对眼睛里的黄斑存在误解,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讲解黄斑的真相,解开这个谜团。
黄斑,听起来好像是一种不好的东西,但实际上,它是我们眼睛里一个至关重要的正常结构。它位于视网膜的中心位置,是眼睛的 “黄金地带”,专门负责中心视力、精细视觉和色觉等功能。
简单来说,我们平时看东西的清晰度、辨识颜色等都离不开黄斑的功劳。而且,黄斑区富含叶黄素,这让它呈现出黄色,也正是因此得名。至于眼白上肉眼可见的黄色斑块,很有可能是色素沉着或睑裂斑,一般来说是良性的,不会有变化,岁数大了之后色素沉着会相对多一些。
可一旦黄斑发生病变,那可就麻烦了。黄斑病变可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指黄斑区发生的一系列病变的统称,比如黄斑水肿、黄斑裂孔、黄斑前膜以及黄斑变性等。
视力下降:这是黄斑病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感觉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尤其是中心视力明显减退,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像读书、看报、看电视、开车等都变得困难重重。
视物变形:有些患者会发现看到的物体形状发生了扭曲,直线变成弯曲的,物体的大小比例也不对了。比如看窗户的边框,原本是直直的线条,却变成了弯弯曲曲的,这往往是因为黄斑区的视网膜发生了水肿或变形。
中心暗点:部分患者会在视野中心出现一个固定的、发黑的区域,就像眼前有一块黑影挡着,这个中心暗点会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大,让人看东西时更加吃力。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各项功能逐渐衰退,黄斑区也更容易出现问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就是一种常见于 50 岁以上老年人的黄斑病变,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黄斑病变的病史,那么其他成员患黄斑病变的风险也会相对较高。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强光下,尤其是紫外线,可能增加黄斑病变的风险。此外,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也可能与黄斑病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健康饮食: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 A、C、E、β-胡萝卜素及锌、硒等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和鱼贝类,如胡萝卜、菠菜、橙子、蓝莓、深海鱼等,这些营养素有助于保护眼睛,维护黄斑健康。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处于强光下,出门时可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
控制慢性疾病: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预防和管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降低其对眼睛的损害。
定期眼部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高度近视患者以及有黄斑病变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黄斑病变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
Amsler方格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自测工具,能帮助早期发现黄斑病变。它是一张有规则方格的图表,在自测时,遮住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注视方格中心点。如果看到的方格线条扭曲、缺失或出现暗点,就可能是黄斑病变的征兆。
结语
黄斑关乎视力,守护它就是守护清晰世界。视力异常,立即就医,切勿拖延。日常护眼,从细节做起,愿你一生眼明心亮。
本文审核|康晶眼科院长于海宽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眼健康管家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