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近视手术,不少朋友的第一反应仍然是:靠谱吗?
大家担心的除了手术安全性,还有不得不考虑的术后效果以及并发症问题——
手术会不会特疼?
术后视力一般可以恢复到多少?
会不会对眼球造成伤害、遗留后遗症?
我怎么判断自己做手术还是不做手术好呢?
关于手术的所有顾虑和担忧,坦白说,我在手术前都有过。而在亲历手术之后,来把自己的手术体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为同样有摘镜意愿的你提供参考。
手术是从术前检查开始的
激光近视眼的手术过程很短,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但是术前检查却很严格,至少要检查15个项目,包括电脑验光、角膜地形图、综合验光、角膜测厚、眼压、散瞳、眼底检查等,耗时需1-2小时。只有完全通过了术前检查,才能接受近视眼手术,其中一项不合格都不能做。我正是在通过这重重的检查之后,才拿到医生颁给我的“手术准可证”。不过,术前关卡虽然繁琐,却让我对手术的安全性放心许多。医生告诉我,在检查之后可以基本确定这三件事:1、可不可以做手术 2、术后视力可以恢复到多少 3、选择什么类型的手术。
Z-LASIK纳焦飞秒全激光手术
我在手术前查阅过相关科普资料,知道目前存在的几种近视矫正术:传统准分子、半飞秒,以及全飞秒。我所做的纳焦飞秒本质上归于半飞秒。
可能在准分子和飞秒之间选择飞秒很多人能理解——飞秒技术更先进,安全性和手术效果更能保障,但在全飞秒和半飞秒的选择之间半飞秒或许就不怎么让人理解了:我特意咨询了我的手术教授,在他的判断和建议下选择的这一手术方式,可以在网上搜索到的一张对比图:
● 纳焦飞秒拥有最先进的角膜制瓣方式,精准、安全、可控;
● 全飞秒总体技术虽先进,但远未成熟,安全性和手术成功率不及纳焦飞秒。
为我手术的教授有过万例屈光手术的经验,相信他的专业和经验可以帮助我做出安全而权威的决策。而他的一个分享更让我下定决心:原来他自己以及科室的两位医生都在多年前就做了准分子手术了,现在也没任何反弹和后遗症!我在心里暗暗嘀咕:以前看到新闻报道说医生仍戴眼镜却叫别人做近视手术,没想到还真有医生也是做了近视矫正手术的呀!当下心里踏实了。
决定接受治疗
决定手术后,我开始滴眼药水。
眼药水的作用在于消炎杀菌,以避免术中术后感染。一般提前三天滴,但如果像我那样碰巧行程太赶的话,提前一天滴药,只要增加滴药频率(每小时第一次)也无大碍。为将手术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术前还会进行专业眼部清洗消毒,而术后仍需继续使用消炎类眼药水,进行严格的术后眼部护理和复查监测。
到了术前我最担心的手术麻醉和“在眼睛上动刀子”的时候了。护士把我带去手术准备室,进行双眼及周边的清洗、消毒工作。清洗双眼的生理盐水冲入眼内感觉凉凉的,并没有生水入眼的不适感。清洗过后我戴上手术帽,穿好手术服,便被引导至无菌的激光手术室内等待手术开始。
在无菌室内,医生先帮我用碘酒在眼周、脸和脖子进行消毒,然后帮我滴手术麻药——对,仅仅是滴而已,并不是我之前想象的一针打在眼睛上。近视手术仅在角膜上完成操作,因此麻药以眼药水的形式滴在眼表即可。感谢这麻药,整个手术过程我都没觉得疼。
深呼吸,我进入手术室了
一进手术室我就看到了两台大大的崭新的冷冰冰的机器——纳焦飞秒的专业手术配套LDV飞秒外科激光治疗仪:一台用于角膜瓣制作,一台用于激光准分子切削。
想着一会儿这冷冰冰的仪器就要划过我的双眼,我再也无法放松了。紧张地趟在手术台上,任人鱼肉地绝望感袭来。此时,一个亲切而温和的声音打破了这冷冷的空气,“别紧张哦,我们很快就好了,只要配合就可以哈。”教授说完,开睑器已轻巧地别在我一边眼睑上(开睑器是用来把眼睑撑大并保持张开,会有一些金属的僵硬感,但放心,很安全)。我根据指引,紧紧地将目光牢牢锁定在眼部上方的机器投射出的红点上,耳边响起仪器发出的哒哒哒的声音,我看向红点,感觉视力逐渐变模糊。
内心的好奇宝宝在发问:“咦,这是在做什么检测吗?”正想着,机器就被移开了,然后教授用小工具在我眼表轻轻扫动,视力变得完全模糊起来。我使劲调动小脑袋里仅有的一点点激光近视眼手术知识,忍不住问起来:“教授,我们是在做制瓣的准备吗?”教授温和一笑:“已经制好瓣了……”什么?!我绷紧的神经突然放松了,刚才机器哒哒哒就是在切我的眼角膜?我的天!这和脑海中想象的眼睛被切割感根本不是一回事啊!这感觉,不就和术前检查差不多吗,激光手术一点也不可怕嘛!哈哈哈….我正嘚瑟着,另一台机器又被拉过我头顶,这回我直接努力看着机器投出的红点点,心里有一阵小紧张,说不定这才是真正的大boss!然而,我仅仅感觉有刷子在我眼球表层轻轻扫动,手术就平淡而舒适地结束了,真的如之前被告知的那样,快速而完全无痛感!和术前的一幕幕恐怖设想真真是相去甚远哪……!随着教授用大量冲洗液冲洗过我的眼球(凉凉的超舒服!)视力就恢复了!后来了解到,第一次扫动,是拨开制好的角膜瓣,暴露角膜的中间一层以进行激光治疗;第二次扫动,则是将角膜瓣复位。
接下来是另外一只眼的治疗。随着医护人员给我戴上护眼罩,宣告手术结束!两只眼进行手术的时间加起来大约只有5分钟。与其说这是一次“手术”,我觉得“治疗”更加恰当。整个过程就像是对眼部进行一次彻底保养。通过这次“保养”,还我清澈明眸!
手术现场图一张,教授手下面安安静静躺着的就是我了。
走出手术室,恍若新生
下手术台后,我并没有听医生的话好好闭眼休息,因为我实在太兴奋了!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久久地站在休息区窗前向外眺望,好像怎么也看不够眼前这日常街景。因为刚刚做过手术,眼前还笼罩着一层白光,就像一层雾气,仿佛新生世界的神圣之光。这种欣喜,足以让我忽略术后短暂的眼里如戴隐形眼镜般的异物感。满心欢喜地在手术后十分钟就“淘气”地拿出手机,发了朋友圈
随着角膜瓣的渐渐复位,白光渐渐散去。半小时后,医生就告知我可以离院回家——注意休息和饮食,护目罩在手术当天、术后一周的夜间休息时都得戴着。
术后还得继续滴眼药水,有三类:用于消炎的抗生素类,用于修复角膜的激素类,用于缓解眼部干涩和不适的人工泪液。这些药都得滴满一个月。
教授说我视力大概在术后三小时可以恢复到1.0+,视力稳定则需要1-3月——我确实在当晚就感觉恢复1.0+的视力,而术后第二天则是视野感觉最好的时候:眼睛还遗留着手术时的水汽,自己能感觉到的水灵。第二天一早,回医院做第一次复查,医生竟说几乎看不出手术的痕迹,再一次感叹纳焦飞秒的神奇恢复......
说实话,手术后好一阵子都不习惯不戴眼镜,早晨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望望窗外,就怕一觉醒来发现眼前的清晰视界是一场梦。直到术后一周、半个月、一个月定期去医院复查,知道视力稳定下来,视觉质量也越来越好,也就渐渐放下心来。而现在,距离做完手术大概一个半月,是越来越习惯不戴镜的自己了,那时分秒间摘掉眼镜的感慨,想想仍旧美好!
身边很多朋友都显得对近视术十分担心,不过我是这样来理解这件事:
摘镜行动自然有风险,但不戴眼镜的精彩也无可比拟。人生就是这样,一辈子有几件事不存在风险呢,而自己能够去把控,才重要。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让我变得勇敢自由的棒极了的决定,一些分享,希望可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