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与 Medical Excellence JAPAN(以下简称“MEJ”)联合主办的“首届中日医疗产业合作交流论坛”在日本东京九段会馆隆重举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参赞、日本经济产业省代表、日本厚生劳动省代表以及来自中日两国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医药企业、产业投资机构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近200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中日医疗产业合作新机遇。
全体合影
本次论坛设置开幕式、中日医疗产业合作研讨会、中日医疗机构交流会及企业交流会四大板块,聚焦政策趋势、合作基地共建、前沿技术转化等核心议题,务实推进双方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新医新药械引进、远程会诊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政医企协同 擘画产业协作新纪元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参赞在开幕致辞中表示,7年前,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协会作为医疗卫生领域国家行业协会代表,与日本MEJ等两家行业协会,签订了《中日医疗技术合作及对第三方医疗支援的战略合作备忘录》,为两国医疗产业协作开启了交流合作的新篇章。7年来,两国经济互补、产业链互嵌,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疾病谱系持续变迁等共同挑战,深化中日医疗产业合作恰逢其时,使馆将一如既往为两国机构搭建桥梁、优化环境,共促绿色低碳、医疗康养等新兴领域务实合作。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参赞致辞
日本经济产业省医疗健康产业课代表强调,日本愿与中国共享高端医疗技术与管理经验,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产业集群。
日本经济产业省代表致辞
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法定代表人郝德明教授作《开放的中国,健康连接世界》主旨演讲,他表示,2025年4月协会与MEJ在2018年合作基础上在东京续签备忘录,合作机制跃升为常态化、具体化、更务实的新阶段。中国非公立医疗已聚近50万家机构、2.7万家医院,占全国总量约70%,成为多元化服务体系之关键组成。全球老龄化与慢病负荷加剧之际,日本凭精细化管理、尖端设备、再生医学臻于峰巅,中国凭14亿人口超大规模市场与丰富临床场景蓄势,两国民间医疗优势高度互补、潜力巨大。未来,双方将共建人才联合培养、跨境医疗服务平台,并以“技术+资本”“产品+服务”等多种新模式共拓第三方市场,携手制定高水平国际标准,深度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共绘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新蓝图。
郝德明教授在演讲中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双方要深化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合作;二是要共建跨境医疗服务平台并制定中日共识跨境医疗服务行业标准;三是双方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参与全球健康治理。他最后强调中日医疗合作要规范有序推进。
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法定代表人
郝德明教授作主旨演讲
MEJ理事长涩谷健司教授在论坛主旨演讲中以“日本医疗入境的未来愿景”为题,分享了日本在国际化医疗布局中的政策工具与实践经验。他表示,中日携手推进医疗入境可实现三方共赢,中方借鉴日本经验打造“世界级医院”,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品牌跃升并拓展可持续发展。日方以外国需求弥补少子老龄化缺口,积累罕见病实绩,巩固“世界首选医疗”地位。MEJ正同步完善国际认证、医疗签证等相关机制,并以“MExx”国际据点网络深化人才交流与制度创新,让“信为道元”成为两国医疗合作与全球健康治理的基石。
MEJ理事长涩谷健司教授作主旨演讲
首批中日医疗合作基地正式授牌
论坛上,中日双方隆重举行“首批中日医疗合作基地”授牌仪式。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浙江等核心城市的47家非公立医疗行业翘楚联袂登台,在中国驻日大使馆、日本经济产业省(日本中央省厅的一级部门)和厚生劳动省(日本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代表见证下,由协会郝德明教授、MEJ涩谷健司教授共同授牌。首批中日医疗合作基地涵盖心血管、肿瘤、妇儿、康复、老年医学及再生医疗等前沿领域,兼具先进临床技术与卓越运营能力,将依托中日双向绿色通道,在人才联合培养、技术同步转化、患者双向转诊、国际保险直付、大数据共享等方面率先试点,这标志着两国医疗界正式迈入“基地化布局、实体化运营、项目化落地”的崭新阶段。
首批中日医疗合作基地授牌仪式
中日合作基地精准对接 共绘高质量合作新蓝图
在医疗机构交流会板块,树兰(杭州)医院、武汉亚心总医院、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海南省肿瘤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南京紫金医院、四川友谊医院、上海正德医院8家医疗机构作为中方医疗合作基地代表集中展示了中国医疗机构在肿瘤精准治疗、AI辅助诊断、互联网医院等方面的创新模式。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医院、圣路加国际医院、相泽医院、顺天堂大学医学部附属顺天堂医院、NTT东日本关东医院、东京都济生会中央医院、名古屋共立医院8家医疗机构作为日方医疗合作基地代表介绍了日本在质子重离子、再生医学、体检及慢病管理等方面的特色服务。JTB、盛诺一家、NexaHealth Solutions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代表分别就跨境就医、保险支付、远程会诊等支撑体系进行了介绍与分享。自由交流环节洽谈气氛热烈,中日两国医疗机构代表首次零距离交换名片,观点交叠,面对面沟通临床需求,为后续人才培养、患者转诊与联合研究铺设可执行、可量化、可持续的落地路径。
中方医疗合作基地代表发言
左一:树兰(杭州)医院 寿张飞院长;右一:武汉亚心总医院 苏晞院长;左二: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 王晨行政副院长;右二:海南第一成美医疗集团 林士泉董事长;左三: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周明华董事长;右三:南京紫金医院 葛江平院长;左四:上海正德医院 王远生董事长;右四:四川友谊医院 刘忠胜副院长
日方医疗合作基地代表发言
左一: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医院国际诊疗部 日野原千速部长;右一: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国际诊疗部 田村纯人部长;左二:圣路加国际医院国际部 利根川崇经理;右二:顺天堂大学医学部附属顺天堂医院国际诊疗部 内藤俊夫部长;左三:相泽医院国际科 若林晶莹主任;右三:NTT东日本关东医院国际室 武藤昕协调员;左四:名古屋共立医院医务部 长野由夏部长;右四:东京都济生会中央医院国际合作室 入野志保主任
盛诺一家蔡强董事长发言
中日医疗机构代表交流洽谈
智启AI新引擎 共振前沿新技术
企业交流会版块,盈康一生·青岛盈海医院院长付堃以《中国医疗机构的AI数字化系统及创新医疗模式》为题,系统演示了AI在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场景,展示了中国在数字化进程中的崭新面貌。日本多家企业代表分享了日本再生医疗技术在心脏、神经及关节疾病领域的最新临床转化成果,并同步展示质子重离子治疗系统的技术突破与应用范式。自由交流阶段,双方代表在细胞制备、基因检测等细分赛道展开深度对接,多项技术引进意向现场达成。
盈康一生·青岛盈海医院付堃院长作主题演讲
日本企业代表作主题演讲
凝聚共识 再谱新篇
论坛最后,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法定代表人郝德明教授作中方总结,他表示,协会将以合作基地为抓手,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推动中日医疗合作项目在中国更多省市落地。MEJ大石佳能子副理事长代表日方致谢,期待未来进一步的产业合作,以及在介护养老领域与中国伙伴展开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
闭幕致辞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日医疗产业搭建了高规格、全要素、务实效的对话平台。未来,中日双方以战略共识为帆、务实合作为桨,携手开启面向未来的健康航程。两国将依托本次建立的对话机制,持续放大互补优势,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落地,共同为全球健康治理注入澎湃“中日动能”。
首届中日医疗产业合作论坛开幕式致辞
——开放的中国,健康连接世界
CNMIA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法定代表人 郝德明
(2025年8月28日下午·日本东京)
尊敬的中国驻日大使馆领导,日本国经济产业省、厚生劳动省各位长官,各位中日医疗界的专家、同仁、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东京,共同迎来首届中日医疗产业合作论坛的隆重开幕。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CNMIA),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日医疗健康合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七年前,2018年10月26日,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作为医疗卫生领域国家行业协会代表,与日本国Medical Excellence JAPAN(MEJ)等两家经日本政府推荐的行业协会,签订了《中日医疗技术合作及对第三方医疗支援的战略合作备忘录》协议,正式开启了两国医疗健康产业合作的新篇章。
七年来,我们双方依据相关合作备忘录,在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医药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上积极推进,成效显著。就在今年 4 月,我们协会代表团赴日访问交流,并与MEJ在东京签署了新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合作机制进入了常态化、具体化更务实的新阶段。这不仅是对2018年合作框架的延续与深化,更是两国民间医疗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的里程碑。
各位嘉宾,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性行业组织,目前拥有近50万家医疗机构会员,其中医院2.7万余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70%。我们始终致力于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国际化发展,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中国非公立医疗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民多元化医疗需求、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参与国际医疗高水平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慢病负担加重,医疗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有着丰富的临床场景;日本则以精细化医疗管理、尖端设备研发、再生医学领先世界。中日两国在民间医疗合作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互补性和巨大的合作潜力。我们期待与更多日本优秀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医药企业建立更为有效互惠的交流与合作。本次论坛旨在搭建一个高效务实的产业合作平台,推动中日医疗健康优质资源对接、优秀项目落地和先进成果共享。在此,我想就进一步深化合作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双方深化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合作。我们将推动建立中日医疗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开展医务工作者互访研修、技术培训、联合科研等项目,加快日本先进医疗技术、药品、器械在中国的技术引进与医学转化。重点在生物医药、医疗管理、再生医疗、老年医学、康复医学、癌症早筛查、微创与介入外科学、AI医疗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临床服务质量。
第二,双方共建跨境医疗服务平台,制定中日双方共识的跨镜医疗服务标准。我们将建立和完善中日医疗合作基地建设,完善患者双向转诊、国际医疗旅游、健康管理等服务体系。推动中日医疗机构在标准互认、数据共享、商业保险支付等方面合作,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站式跨境医疗服务模式,让两国民众更好地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在今天的论坛上,我们将举行首批中日医疗合作基地授牌仪式。这些合作基地,是经过中日双方共同努力和精心筛选,在医疗技术、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学术科研等方面具有合作基础与巨大潜力的医疗机构。
第三,双方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我们鼓励中日医疗机构、医药企业携手共同制定高水平国际医疗服务标准,充分发挥两国在医疗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渠道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通过“技术+资本”“产品+服务”等多种模式,实现优势集成与互利共赢,共同参与全球健康治理,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各位同仁,医疗无国界。开放的中国,健康连接世界。2025年是中日合作交流的重启之年,也是两国医疗健康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让我们以本次论坛为新起点,秉承“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绘制中日医疗健康合作的新蓝图,为两国人民健康福祉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